清圣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鄭氏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雅克薩(驅逐沙俄侵略軍),以尼布楚條約確保清王朝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控制,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
康熙帝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學者尊為“千古一帝”,廟號圣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康熙的兒子最后結局是怎樣
康熙的兒子
1胤褆,2胤礽,3胤祉 ,4胤禛,5胤祺 ,6胤祚 ,7胤佑 ,8胤禩 9胤禟,10胤(礻我),11胤禌,12胤祹,13胤祥,14胤禵,15胤(礻禺),16胤祿 ,17胤禮,18胤衸 ,19胤禝 ,20胤祎,21胤禧,22胤祜 ,23胤祁,24胤秘
康熙兒子的結局
大阿哥胤,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于府第?滴醯叟韶惱昭訅鄣容喎O守,并嚴諭:疏忽者,當族誅。胤已成為一只不再見天日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貝子禮殯葬。
二阿哥即廢太子胤,被禁錮在咸安宮。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縣鄭家莊蓋房駐兵,將胤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死去。
三阿哥胤祉,本不太熱心皇儲,一門心思編書,但也受到牽連。雍正即位后,以“胤祉與太子素親睦”為由,命“胤祉守護景陵”,發配到遵化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興,免不了私下發些牢騷。雍正知道后,干脆將胤祉奪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五弟胤祺,康熙帝親征噶爾丹時,曾領正黃旗大營,后被封為恒親王。胤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雍正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七弟胤佑,雍正八年(1630年)死。
八弟胤,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廢也,胤謀繼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繼位后,視胤及其黨羽為眼中釘、肉中刺。胤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繼位,耍了個兩面派手法:先封胤為親王--其福晉對來祝賀者說:“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這話傳到雍正那里,命將福晉趕回娘家。不久,借故命胤在太廟前跪一晝夜。后命削胤王爵,高墻圈禁,改其名為“阿其那”。“阿其那”一詞,解釋有所不同,過去多認為是“豬”的意思,近來有學者解釋為“不要臉”。胤又被幽禁,受盡折磨,終被害死。
康熙的兒子最后結局是怎樣
九弟胤,因同胤結黨,也為雍正所不容。胤心里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將出家離世!”雍正哪能容許胤出家!他借故命將胤革去黃帶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胤名為“塞思黑”。不久給胤定 28條罪狀,送往保定,加以械鎖,命直隸總督李紱幽禁之。胤在保定獄所備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傳說是被毒死的。
十弟胤,因黨附胤,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送靈龕還喀爾喀(今蒙古共和國),命胤赍印冊賜奠。胤稱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張家口。同年借故將其奪爵,逮回京師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開釋,后死。
十二弟胤,康熙末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很受重用,也很有權,但沒有結黨謀位。雍正剛即位,封胤為履郡王。不久,借故將其降為“在固山貝子上行走”,就是從郡王降為比貝勒還低的貝子,且不給實爵,僅享受貝子待遇。不久,又將其降為鎮國公。乾隆即位后被晉封為履親王。這位胤較之其他兄弟氣量大,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享年78歲。
十四弟胤,雖與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黨同胤,又傳聞康熙臨終前命傳位“胤禎”而雍正黨篡改為“胤”,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胤進城吊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于景山壽皇殿左右。乾隆繼位后,將其開釋。
十五弟胤,康熙帝死后,雍正命其守景陵。
境遇比較好的有三人:就是其十三弟胤祥、十六弟胤祿和十七弟胤禮。胤祥,曾被康熙幽禁,原因不詳。雍正繼位,即封胤祥為怡親王,格外信用。胤祿,過繼給莊親王博果鐸為后,襲封莊親王。胤禮,雍正繼位封為果郡王,再晉為親王,先掌管理藩院事,繼任宗人府宗令、管戶部。胤祥和胤禮顯然早加入“胤黨”,只是康熙在世時,十分隱秘,沒有暴露。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康熙的兒子最后結局是怎樣的基本信息,看完后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吧?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或者需要了解更多相關知識就關注我們網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