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通報
陜政辦發 〔2012〕3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組織的專家評審委員會,對2011年全省普通高等學校的教學成果進行了集中評審,共評出174項優秀教學成果,其中特等獎23項,一等獎54項,二等獎97項。經省政府同意,現將獲獎項目予以通報。
附件:2011年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名單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二年一月四日
附件:
2011年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獲獎項目名單(共23項)
序號 成果主要完成學校 推 薦 成 果 名 稱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1 西安交通大學 大學生自主實踐的“夢工廠”——工程坊的建設與實踐 程光旭 王 晶 宋超英 何茂剛 張春梅
2 西安交通大學 優化電子信息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加強本科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 鄧建國 張鵬輝 羅新民 張愛民 張良祖
3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生書院建設的實踐探索 盧天健 宮 輝 徐文雄 張 瑩 薛周利
4 西安交通大學 建設一流法醫學國家精品課程體系,培養創新人才 李生斌 魏曙光 韓 衛 鄭海波 閻春霞
5 西北工業大學 航空發動機“情景式”實驗教學體系的創建與實踐 吳丁毅 劉振俠 肖 洪 呂亞國 高 穎
6 西北工業大學 構建“六大體系”,實施“十大工程”,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探索與實踐 姜澄宇 王潤孝 萬小朋 支希哲 李恩普
7 西北工業大學 創建微納新興交叉學科平臺,開放式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 苑偉政 何 洋 李曉瑩 馬炳和 葉 芳
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科大學物理教學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王國棟 朱 杰 解迎革 李 霞 汪自慶
9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與時俱進,探索面向現代電子技術發展的實踐教學模式與創新人才培養方法 石光明 周佳社 閆衛利 孫肖子 周 端
10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 陳 平 曾興雯 王林雪 任小龍 趙韓強
11 陜西師范大學 構建物理化學課程群, 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 房 喻 陳亞芍 王文亮 胡道道 白云山
劉守信 張 穎 馬紅竹
12 長安大學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型教學團隊的建設與實踐 王文科 楊勝科 楊紅斌 段 磊 孔金玲
13 西北大學 地方綜合性大學化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申燁華 王堯宇 李劍利 張逢星 常 江
14 西北大學 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文化育人體系建設 張豈之 方光華 謝陽舉 張茂澤 陳戰峰
15 西安理工大學 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基礎物理師資隊伍、促進本科創新人才培養 施 衛 張顯斌 馬德明 唐遠河 李恩玲
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行業特色高校構建大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高明章 劉曉君 張成中 何廷樹 李壽國
姚繼濤 趙會朋 張 健 郭振宇 程廣平
張 宇
1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徐德龍 薛群虎 肖國慶 李 輝 何廷樹
18 西安科技大學 基于工程應用能力培養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 楊更社 任建喜 谷拴成 郅 彬 陳新年
19 西安外國語大學 國際化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劉越蓮 潘惠霞 王建喜 周 龍 楊 霞
20 西安財經學院 西部地方財經類院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胡 健 楊學義 薛小榮 丁巨濤 白紅武
鐵 衛 吳旺延 王佐仁 郁廣健 劉小冬
21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醫學本科人才培養機制的創新與應用 汪愛勤 劉 濤 王顯超 葉曉龍 蔡鋒雷
李紹青 曾 艷 孫洋洋 陳云虹 劉 洋
田 丹 洪 濤
22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構建系統融合的臨床精品課程教學體系,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軍事醫學人才 竇科峰 郝曉柯 高天文 雷 偉 李承新
馬越云 楊詔旭 趙京霞 欒 琪 楊 柳
23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基于行業標準的高職特色專業建設研究與實踐 崔 巖 劉向紅 黎 煒 張 碧 蔣平江
賀天柱 段 峻
2011年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獲獎項目名單(共54項)
序號 成果主要完成學校 推 薦 成 果 名 稱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1 西安交通大學 工業工程創新型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 ——從人才培養引領到人才培養創新 蘇 秦 吳 鋒 賈 濤 張正祥 孫林巖
2 西安交通大學 以能力和素質培養為導向的數控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梅雪松 徐學武 許睦旬 姜歌東 張東升
3 西安交通大學 以教材建設為抓手 努力推進“電工電子技術”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劉 曄 王建華 夏建生 陳國聯 李瑞程
4 西安交通大學 醫學本科生專業基礎階段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臧偉進 杜克莘 萬田郎 黃 辰 侯樊興
5 西安交通大學 立足思辨能力培養的英語視聽說系列課程建設 陳向京 常 虹 劉 睿 董艷云 張 莉
6 西安交通大學 研究型大學管理類實驗教學改革創新 孫林巖 馮秋紅 錢 華 童小梁 相里六續
7 西北工業大學 教學環節質量標準與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支希哲 李玉忍 張清江 沈安林 胡鮮紅
8 西北工業大學 發揮國家力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作用,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岳珠峰 支希哲 高行山 王峰會 王安強
9 西北工業大學 國際化外語師資建設模式與評估體系研究 張 奕 唐 虹 呂 芳 王 健 滕億兵
10 西北工業大學
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
西北大學 西部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研究 李 輝 吳 博 萬小朋 牟 蕾 孫錄見
宋保維 宣建林 謝瀟瀟
11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孟全省 霍學喜 姚順波 高建中 劉海英
1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智能科學與技術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的創新與實踐 焦李成 石光明 鐘 樺 緱水平 王 爽
13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統籌建設工科數學教學工程的實踐和探索 劉三陽 馬建榮 齊小剛 楊有龍 楊國平
14 陜西師范大學 信息化教師教育教學體系建設與應用 趙 彬 張舉范 李新成 張四平 李 娟
黎 波 白 浩 王彥昌 蘇爭艷
15 陜西師范大學 提升高師院校學生語言文字素養的研究與實踐 黨懷興 李貴安 樊列武 朱湘蓉 朱曉彧
李鐵繩 王文博 劉先鋒 崔 創 余志海
劉軍華
16 陜西師范大學 西部師范院校體操類課程室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胡效芳 高元元 張 楊 陳麗霞 劉榮花
17 陜西師范大學 文藝學人文素質教育模式探索 尤西林 李西建 屈雅君 裴亞莉 陳 越
袁 芳
18 長安大學 新生教育工程的構建與實踐 白 華 田新民 賀宏斌 張騫文 劉家鄉
19 長安大學 工程機械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馮忠緒 劉曉婷 焦生杰 楊士敏 趙新榮
20 西北大學 建設以《數據結構》為核心的計算機專業基礎課程群,培養計算思維與應用能力 耿國華 房鼎益 陳 莉 董衛軍 李 康
21 西北大學 經濟學創新人才培養的“五大教學體系”探索與實踐 白永秀 任保平 何愛平 高 煜 吳振磊
22 西安理工大學 學分制下地方院校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探索 趙 康 王德法 馬 寧 侯小軍 趙 波
23 西安理工大學 大學數學實踐教學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探索與實踐 秦新強 趙鳳群 戴 芳 郭文艷 王秋萍
24 西安理工大學 理工類院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吉曉民 王家民 周曉輝 王 毅 李琰君
2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多科性大學環境藝術類專業課程改革與實踐 藺寶鋼 劉曉軍 王葆華 呂小輝 王 勁
2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城市規劃專業基于新時期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體系探索與實踐 劉克成 段德罡 周慶華 李 昊 任云英
27 陜西科技大學 依托特色專業,推進質量工程,構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王學川 馬建中 弓太生 任龍芳 薛朝華
28 陜西科技大學 地方工科院校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姚書志 鄭恩讓 李成濤 劉 運 李學軍
29 西安科技大學 地方高校校院二級管理體制改革研究與實踐 蘇三慶 夏玉成 張 劍 孟凡靜 朱若羽
30 西安石油大學 基于無縫隙組織理論的教學管理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 方 明 曹慶年 吳 偉 孟開元 閆大維
31 西安石油大學 開放式石油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陳軍斌 屈 展 劉易非 曹慶年 孫燕波
32 延安大學 構建特色公共選修課課程體系 加強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武忠遠 解文元 黨子奇 葉 倩 侯業智
33 西安工業大學 根植企業,深化學產研合作,培養一線工程師 王建華 張君安 馬保吉 赫東鋒 曹 巖
34 西安工業大學 面向裝備制造業的管理類人才KSA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謝立仁 李純青 張明親 田 敏 蘭小毅
35 西安工程大學 藝工結合教學特色的探索與實踐 高 勇 王俊勃 趙展誼 厲 謙 高建會
36 西北政法大學 英語+法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馬慶林 謝立新 竇 坤 孟 超 孫 玲
37 西北政法大學 新聞傳播專業人文素質教育長效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慕明春 馮冬梅 董曉娟 李軍波 蘇 丹
38 西安郵電學院 立足行業、校企合作、培養通信工程應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范九倫 張繼榮 劉 毓 孫愛晶 楊武軍
39 西安郵電學院 “政府引導,校企共贏”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建設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王忠民 王曙燕 王陸海 劉建華 王春梅
40 西安美術學院 數字藝術類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賀 丹 武小川 史 綱 謝愛軍 魯 濤
41 陜西中醫學院 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結合的中醫臨床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周永學 董正華 崔曉萍 第五永長 趙 嫻
42 陜西理工學院 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 張義明 王文禮 鄭寬明 劉 沛 潘宏利
43 寶雞文理學院 以六大工程為抓手 構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長效機制 傅志軍 楊子元 孫 新 欒 宏 俱國鵬
44 渭南師范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 基于虛擬現實企業運營的工商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實訓模式改革與實踐 程書強 許存興 武曙紅 雪 明 王大江
韓 芳 張建寧 游學民 孫宏恩
45 安康學院 身體健康、興趣培養、技能發展“三位一體”的大學體育課程改革與實踐 王興林 許寶林 馮德學 魯宗成 呂仙利
46 商洛學院 以學生為本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劉建林 馬 寧 任慧英 李四軍 張 銳
47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基礎醫學綜合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于 軍 劉利兵 劉芳娥 曲 萍 趙玉峰
48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創新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本科教學體系的構建和實踐 邱建華 喬 莉 盧連軍 鄧志宏 石 力
49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高等醫學院校信息化教學支撐體系的構建與應用 高東懷 劉 濤 羅 輝 許衛中 許 浩
50 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與實踐 陳萬強 許文丹 劉文哲 吳 沛 吳小鳳
馮現永 徐光輝
51 西安電力高等?茖W校 電力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李 青 郭迎利 陳延楓 白亞為 曾興柱
52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學生“311”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曹毓剛 劉 萍 張坐省 劉曉瑞 張軍平
53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文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 趙居禮 吳珊娜 趙 嬌 祝西瑩 李選芒
54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基于校企合作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改革與實踐 劉敏涵 孟繁增 郭立文 李小遐 王公儒
2011年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獲獎項目名單(共97項)
序號 成果主要完成學校 推 薦 成 果 名 稱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1 西安交通大學 材料力學課程新體系、教學新模式和實驗新平臺的研究與實踐 侯德門 凌 偉 趙 挺 殷 民 劉書靜
2 西安交通大學 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的教學內容及討論式、研究性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 李繼成 武忠祥 王綿森 常爭鳴
3 西安交通大學 第一課堂人才分類培養創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陳玲莉 張亞紅 王芳文 伍曉紅 白長青
4 西安交通大學 教學實驗科研三位一體的高層次認知能力培養模式與實踐 韓九強 張愛民 劉瑞玲 張新曼 昝 鑫
5 西安交通大學 整體化臨床技能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施秉銀 和水祥 習 博 李 雁 厲英超
6 西安交通大學 優化大學體育教學體系,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 陳善平 閆振龍 孫 蔚 王云冰 韓驥磊
7 西北工業大學 多方位打造精品,構建航天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 方 群 谷良賢 龔春林 朱戰霞 文立華
8 西北工業大學 創新思想、以點帶面,深化自動化學院實驗教學改革,促進創新人才培養 楊建華 侯 震 劉文泉 杜新虎 王長青
9 西北工業大學 依托高速水洞實驗室的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研究與實踐 潘 光 胡海豹 杜向黨 宋保維 王 鷹
10 西北工業大學 以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項目為驅動,不斷提升網絡工程人才培養質量 蔡皖東 周興社 張勝兵 姚 燁 宮 健
11 西北工業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教學團隊建設研究與實踐 周 炯 丁社教 毛加強 賀 苗 袁曉軍
12 西北工業大學 緊密結合國防工業需求,提升電子信息學科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 李 勇 李 輝 張 安 張 原 王 華
13 西北工業大學 化工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黃 英 張秋禹 顏紅俠 王艷麗 張軍平
14 西北工業大學 基于社會需求構建外語課堂情境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庾鮮海 蒲冬梅 李 琳 宋美盈 黃 河
15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核心的森林培育學系列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王乃江 趙 忠
16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構建以能力為導向,循序漸進、模塊銜接的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實驗教學體系 袁春龍 張予林 郭安鵲 房玉林 王 華
17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構建以復合型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新體系 鄒志榮 李建明 胡曉輝 王宏麗 陳紅武
1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面向現代農業的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廖允成 海江波 馮 煒 韓 娟 溫曉霞
19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教學約定制度的探索與實踐--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教學管理制度創新研究 陳遇春 王 軍 李海華 王俊儒 潘 瑞
20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建設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的探索與實踐 莊奕琪 張玉明 趙樹凱 張鶴鳴 柴常春
2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龍建成 任小龍 林松濤 張 博 樊 穩
2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注重能力培養、創新校企合作—通信工程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工程教育探索 張海林 劉乃安 李 暉 曾興雯 梁 瑋
23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及教材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曾興雯 郭寶龍 李 暉 石光明 趙韓強
24 陜西師范大學 具有技術素養的創新型基礎物理教師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郭建中 辛云宏 王較過 吳俊林 屈世顯
25 陜西師范大學 傳媒類專業人才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探究 張文蘭 南長森 佀新學 牛鴻英 朱曉彧
26 陜西師范大學 心理學本科人才研究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的途徑與舉措 游旭群 王振宏 王勇慧 王有智 蘭繼軍
何 寧
27 長安大學 突出行業特色,強化工程實踐能力的自動化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 巨永鋒 宋 舒 龔賢武 汪貴平 靳引利
28 長安大學 建筑智能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與綜合實驗創新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王 娜 巨永鋒 段晨東 王 儉 劉西健
29 長安大學 院系網絡化教學管理系統研究與實現 孫朝云 沙愛民 張曉博 馮興樂 李 偉
30 長安大學 《基礎工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王曉謀 徐 岳 魏 進 張宏光 趙偉封
31 長安大學 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現代工程訓練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惠記莊 張偉社 付昌會 宋緒丁 汪貴平
32 西北大學 文化遺產類專業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張宏彥 錢耀鵬 王麗琴 劉 成 凌 雪
33 西北大學 地學研究型人才培養中的教學法改革 華 洪 賴紹聰 何 翔 陳丹玲 張興亮
34 西北大學 “中國近代史綱要”課程專題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梁星亮 楊 洪 茍昭赟 趙 璐 李志松
35 西北大學 基礎物理實驗的研究性教學改革實踐 姚合寶 鄭新亮 胡曉云 賀慶麗 白晉濤
36 西北大學 以自主學習能力訓練為橋梁,構建思辨型大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培養體系 崔雅萍 曹若男 張松柏 宣 菁 李 艷
37 陜西高等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延安大學 陜西地方高校本科專業建設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姚聰莉 陸根書 劉曉君 崔智林
38 西安理工大學 計算機專業雙語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王 磊 李 薇 黑新宏 馬 福 張毅坤
39 西安理工大學 開放式激勵性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許萬林 張 楠 曾玉華 高朝陽 劉 陽
40 西安理工大學 大材料類多層次實驗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 葛利玲 趙 康 趙麥群 羅啟文 徐 雷
4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盧才武 駱正山 張志霞 邵必林 陳永鋒
4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基于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土木工程專業高等教育標準的研究與實踐 白國良 薛建陽 姚繼濤 門進杰 賈風云
4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依托“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創建實驗教學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董麗麗 張 翔 孫繼武 張維琪 王超學
44 陜西科技大學 面向顯示產業,校企深度合作培養工程應用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鄭恩讓 史永勝 張 玲 胡南江 馬 穎
45 陜西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231”特色育人機制探索與實踐 劉子建 胡志剛 喬現玲 郭西雅 賀雪梅
46 西安科技大學 基于煤炭行業的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 郭 衛 馬宏偉 李 曼 寇發榮 汪衛兵
47 西安科技大學 新時期高校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與資源優化整合研究與實踐 王貴榮 奚家米 楊更社 尚長春 仝曉燕
48 西安科技大學 優化三維一體教學結構,提高大學基礎課教學質量 龍熙華 張小艷 張 濤 靳玉萍 張衛國
49 西安石油大學 教學與科研相融合的DSP課程建設與創新實踐 黨瑞榮 高國旺 任志平 李利品 謝 雁
50 西安石油大學 理工科高校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三位一體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趙惠霞 吳 偉 王敬艷 郭霄鵬 賈莉娜
51 延安大學 地方綜合性大學構建醫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苗乃周 王 璐 周小燕 張正祥 齊廣才
52 延安大學 高校優質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王承博 劉瑞儒 曹殿波 張永芳 楊 眉
53 延安大學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知行統一教學模式改革的理論與實踐 王東維 李 彬 張社爭 路建華 劉飛輪
54 西安工業大學 書法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于唯德 常栓懷 傅如明 劉天琪 雷 雨
55 西安工程大學 學生社團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探索與實踐 樊增祿 王俊勃 魏 哲 王 志 龔雪松
56 西安工程大學 紡織電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李鵬飛 沈蘭萍 景軍鋒 溫宗周 楚建安
57 西安外國語大學 基于情境建構的應用型口譯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劉育紅 韓 琪 李瑞林 趙毅慧 李向東
58 西安外國語大學 以譯者素養為取向的項目驅動型翻譯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 李瑞林 賀 鶯 姚錦清 楊曉華 張 旭
59 西安外國語大學 面向中亞的漢語師資培養——中外結合、互補連動模式 孟長勇 裴雨來 浮成根 王俊英 張麗娜
60 西北政法大學 金融法課程群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強 力 楊為喬 傅 瑜
61 西北政法大學 創新雙語教學模式,培養國際化法律人才 李萬強 劉亞軍 陳 任 師 怡 潘俊武
62 西安郵電學院 凸顯信息化特色的經管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溫小鄭 張 鴻 樊相宇 李永紅 潘新興
63 西安財經學院 財經類院校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研究 尚宇梅 張 謙 周 旭 劉 成 孫懷生
64 西安音樂學院 基于網絡平臺的視唱練耳教學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王高飛 權 思 姜秦豐 潘冀冬 李 鶴
65 西安美術學院 裝飾藝術畢業創作創新性教學模式 任煥斌 楊 志 王檬檬 邢 戈 高 蕾
66 西安美術學院 美術院;A素描課程改革與實踐 趙 健 張元稼 王風華 廖宗榮 胡 濤
67 西安體育學院 教學、科研、訓練三位一體——體育院校特色發展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白躍世 朱 軍 權德慶 謝 英 柳若松
68 西安體育學院 體育產業經營管理理論與實務雙語教學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整合研究 蘇義民 馬 迅 魏鵬娟 張 旻 王 芳
69 陜西中醫學院 制藥工程專業(中藥制藥)核心課程體系構建與教學模式研究 于遠望 邢黎明 郭東艷 王昌利 唐志書
70 陜西理工學院 漢語言文學教師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 張社民 付興林 吳金濤 徐 淵 李建軍
71 西安醫學院 護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彌 曼 唐俊琪 荊亞茹 羅秀成 張永愛
72 西安文理學院 以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 構建“兩內兩外”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魏 奇 郝延軍 鮑 鋒 高寅生 袁衛敏
73 咸陽師范學院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三位一體”教學質量保障長效機制研究與實踐 李宗領 劉先進 崔岐恩 毛紅芳 李 峰
74 榆林學院 新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探索與實踐——以榆林學院為例 袁飛云 張富林 白振飛 張敬全
75 安康學院 漢語課程改革——體系、教法研究 周 政 楊 靜 楊運庚 周海霞
76 西安翻譯學院 新建本科院校英語口譯課的改革與實踐 馮偉年 姚寶榮 張立電 任蓓蓓 莫麗婭
77 西安歐亞學院 “賽、學、用”模式下的物流管理專業課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徐德洪 田 炎 黨智軍 趙軍鏡 胡琳卿
78 西安培華學院 應用型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教學研究 王西婭 肖建軍 楊立盟 單英驥 李 娜
79 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 凸顯信息技術的獨立學院機械類專業工程應用能力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薛 虹 吳慎將 牛同壯 米社虎 林衛麗
80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基于研究生創新能力提升的學術交流平臺架構與實踐 扈國棟 蔡志華 李海濤 陸松鶴 景靜姝
81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藥理學網絡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招明高 羅曉星 王玉琨 李小強 劉水冰
82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以國際化人才培養為目標,構建“1+1+1”全人教育英語教學創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周玉梅 樊家勇 姜冬蕾 王 卉 梁少蘭
83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高等護理教育實踐教學創新研究 劉喜文 郭明賢 尼春萍 崔 艷 張銀玲
84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基于醫學影像學智能信息化知識構建平臺的建立及創新型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探索 王 瑋 王亞蓉 殷 茜 李 強 崔光彬
85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基于職業能力基于職業素養的“CPCT”型專業內涵建設研究與實踐 鄧振義 趙建民 劉新燕 劉衛斌 衣學慧
86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工科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王曉江 梁熠葆 羅懷曉 張普禮 王增強
87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材料成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楊兵兵 張普禮 韓小峰 王艷芳 陳淑惠
88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系統優化研究 董建輝 何 葉 劉衛紅 張巧蓮
89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航空機電設備維修課程體系創新與實踐 白冰如
90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校企合作汽車類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崔選盟 任春暉 藺宏良 周金友 王保新
91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教育“四對接、五共同、六統一”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魏煥成 牛西武 趙新法 吳革新 蔚永寧
92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土木工程材料》“項目化”教學改革與實踐 王 闖 何文敏 趙麗萍 張小莉 薛振華
93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中鐵航空港集團一公司 基于工作過程的《橋梁施工》課程改革與實踐 羅建華 段東旭 蔣平江 胡 娟 焦勝軍
楊 勃 焦廣彥 宋貴軍
94 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研究 田和平 滕 勇 丁敏旭 史藝紅 王 超
95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實施延安精神教育研究 楊軍憲 劉沛奇 楊曉紅 王旭平 李生榮
96 商洛職業技術學院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終身教育下的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實踐探索 莫翼翔 楊守國 雷獻文 張建成 劉永亮
馬秀魁 鄒 劍 張 迪
97 陜西教育學院 歷史教學地圖電子活化方法及運用研究 相 艷 杜紅艷 黃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