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商請設置西安財經大學的函
陜政函 〔2011〕166號
教育部:
為建設西部強省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加快高層次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按照《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的通知》等相關規定,2011年6月,我省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對西安財經學院申請設置西安財經大學進行了考察,經省政府審定,認為該院基本達到更名大學的標準,F就西安財經學院更名為“西安財經大學”的有關情況函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西安財經學院是2001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由原陜西經貿學院和西安統計學院合并組建,是省政府與國家統計局共建、陜西省主管的普通高等學校。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274人,其中研究生363人,本科生15028人,?粕851人,生師比17∶1。共開設本科專業37個,形成了以經濟和管理學科為主干,文、法、理、工、藝為支撐,特色鮮明的發展格局。校區占地面積1579畝,生均64.6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60.99萬平方米,生均37.48平方米,其中教學實驗行政用房24.52萬平方米,生均15.07平方米;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643萬元,生均4602元;圖書館圖書181.22萬冊,生均108冊;現有專任教師940人,高級職稱人數407人,其中教授126人;兼職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05人;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占教師總數的74.9%,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93人,占教師總數的20.5%。
二、設置西安財經大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設置西安財經大學的必要性。
一是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對經濟管理類高層次人才的需要。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科教興國戰略的全面實施,對西部地區提出了培養大批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特別是西北地區需要就地培養能夠長期堅持在艱苦條件下工作的高層次人才,尤其是培養經濟、管理、金融、會計、統計、財稅等面向西部、具有參與國際競爭能力的高層次人才更為迫切。近年來,隨著《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我省迎來了新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時期,迫切需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層次與素質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建設西部經濟強省。據《陜西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預測,到2015年,全省經營管理人才資源將增加到75萬人;到2020年將增加到100萬人。因此,培育和組建在我省經濟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義的西安財經大學,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二是適應行業發展和省部共建高水平財經大學的需要。西安財經學院的前身之一——西安統計學院曾是國家統計局于1954年建設并主管的普通高等學校,積淀了濃厚的行業特色,學校的學科布局在陜西省乃至全國具有獨特性,尤其是統計學等學科在區域和行業居前沿位置。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統計工作,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統計數據,統計需求急劇擴大,統計內容日益廣泛,統計任務繁重而艱巨,統計基礎性作用更加凸顯。只有興辦好一流的統計教育,培養出一流的統計人才,才能為統計的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和新鮮血液;只有大力發展統計教育,才能不斷推進統計理論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制度方法創新和思路創新,才能促進全民族統計素養的提高。因此,設置西安財經大學是弘揚學校優良傳統,突出行業特色,創新教育模式,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的需要。
2010年12月,陜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統計局簽署了共建西安財經學院協議。為支持西安財經學院更名大學,國家統計局將在人才培養基地、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建設等方面把西安財經學院納入整體規劃統籌考慮;陜西省政府將在政策、投入等方面加大對西安財經學院的支持力度,為西安財經學院的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辦學條件和環境,使西安財經學院成為陜西省高素質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
三是適應我省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和結構的需要。我省高等學校眾多,學科門類比較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是我國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目前,省內的39所本科院校中,冠名為“大學”的有17所,其中大部分是工科優勢突出的大學,以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為主的大學較少,以財經為主的大學還沒有。設置“西安財經大學”,有利于調整我省高等教育的學科布局結構,提高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培養更多的適應我省及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經濟管理類應用型創新人才,增強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設置西安財經大學的可行性。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西安財經學院實現了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由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的逐步轉型。學校辦學規模逐漸擴大,學科專業覆蓋面不斷擴展,專業體系富有特色,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辦學條件大為改善,已基本具備更名為大學的條件。
2007年12月,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優秀”,F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在近兩屆教學成果評獎中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共5項,其中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1項,F有7個省部級科研基地,近五年,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984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2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39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33項,科研經費總額3801.77萬元,近五年科研經費年均760.35萬元。2006—2010年,學校教師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800篇,其中核心期刊發表1799篇(SCI、SSCI、EI、ISTP、CSCD、CSSCI來源期刊發表689篇);出版著作80部。
學校黨政領導班子結構合理,經驗豐富,富有開拓精神,分工明確,團結協作,呈現出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具備管理多科性財經大學的能力。
三、有關建議
(一)學校名稱。
根據我省高等教育布局規劃和西安財經學院的辦學特色,考慮到歷史傳承,經論證,建議將西安財經學院更名為“西安財經大學”。
(二)學校定位和發展目標。
辦學類型定位:以經濟和管理學科為主的教學研究型普通高等學校。
辦學層次定位: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
學科專業定位:構建以經濟和管理學科為主干,文、法、理、工、藝為支撐,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
服務面向定位:立足陜西,面向西部,服務社會。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卓越人才和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發展目標:到2015年,建設成在西部有影響的、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財經大學。到2025年,建設成各項辦學指標居同類院校先進水平、在全國有影響的高水平大學。
(三)辦學經費。
學校“十二五”期間所需辦學經費約15億元。經費來源主要包括財政撥款、學校自籌、社會資助和科研投入。其中國家財政撥款約79000萬元,學校自籌約67000萬元,社會資助和科研投入約4000萬元。學校辦學經費來源可靠,能滿足設置西安財經大學建設發展的需要。
專此函報,請予審批。
附件:陜西省教育廳關于設置西安財經大學的論證報告
陜西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聯系人:高峰029—8733858513709246090